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古典純音樂中國風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古典純音樂中國風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首先我必須說的是古風和中國風就目前而看是無法說誰包含誰的。
“中國風,字面上解釋:中國樂風。她是新時代的中國音樂。”但是眾所周知古風有不少用的是外國音樂,像寒衣調,青蓮雪等。所以單這點就無法說明中國風包含古風。而如果說古風包含中國風,那這就更沒理由了。
古風歌曲的特點?
最早的古風大概是從游戲里開始的,玩家們進行填詞翻唱,而這其中以心然最為出名,她于05年開始第一首歌曲。
古風歌曲的特點就是日漸流行的念白和文案,這點是中國風歌曲所沒有的。同時古風歌曲的歌詞更注重措辭韻腳,較之中國風更加難懂。古風歌曲,不少歌詞化用古人的詩詞,最具典型的就是墨村的Finale。目前的古風圈,多數用別人的曲子伴奏來填詞,導致一個調子有了無數個版本。而即使是重新寫曲子,也會有相似之處。由于很多古風歌曲是由曲子改過來的,所以出現了所謂的古風翻唱。
古風歌曲和中國風歌曲的區別:
中國風的代表人物周杰倫、許嵩、后弦等,古風歌曲的代表團隊墨明棋妙、千歌未央、滄海樂茗等。
1.中國風RNB是很常見的,而在古風里可以說是幾乎沒有。
2.古風歌曲翻唱很多,一個曲子無數版本。而中國風這點少見。
3.中國風的產生無疑是比古風早的,八十年代就已出現中國風歌曲了,而那時還沒有古風歌曲這個概念。
4.曲調,這是二者最大的區別。但曲調究竟有何不同,很難從言語上說清。這點可以聽聽許嵩周杰倫等人的中國風,他倆在曲調上都是原創。然后再聽聽古風歌曲的編曲者,像千草仙,完美仙劍,徒有琴等。相對來說,中國風的調子比古風的快些。
5.歌詞,這點也是很大的區分。顯而易見,中國風的歌詞較之古風歌曲更加白話。古風歌詞很多化用古人詩詞,也更注重措辭韻腳。
6.念白和文案,這是古風歌曲日漸流行的特點,這點中國風并沒有。
7.古風歌曲大多有故事背景,和中國風相比極具故事性。雖然中國風有些也有故事背景,但是較少。
8.范圍上的區別。“中國風,字面上解釋:中國樂風。她是新時代的中國音樂。”但是眾所周知古風有不少用的是外國音樂,像青蓮雪,寒衣調等。
9.中國風涉足娛樂圈,而古風歌曲只在網絡上發展。早在周杰倫之前,娛樂圈就已出現了具有中國風感覺的歌曲,而古風始終只在自己的圈子里發展。
其實中國風和古風發展到今天,樂器和調式已不再是區分,二者都采用中國傳統民族樂器,而五音也不再是局限。五音里所沒有的4(fa)和7(xi)已在很多歌曲里出現,這點可以參見吧里的那個樂譜帖子。
其實這個問題若非得用言語說個所以然來,實是有些勉強,究竟如何區分,我相信若把二者都多聽聽,也就清楚了。
最后我想說的是不管古風或中國風,都是很值得聽的。而每一個歌手無論是否合你的意,都應該被尊重,希望任何人都可以安靜的聆聽。
中國傳統文化+古典+唯美=古風
重點是唯美!夠有情調!
白衣蹁躚,溫潤如玉,風流倜儻。
小家碧玉,溫柔賢淑,嫻靜淡雅。
琴棋書畫,詩酒花茶,宮商角徵。
《傾盡天下》《牽絲戲》《上邪》。。懂吧?河圖,銀臨,小曲兒,音頻怪物這類型,就是古風大佬!漢服,夠美!夠漂亮!夠還原。總體給人感覺很美。嗯。
大概就這種格調的,稱為古風。
群體年齡偏小,在10--30之間。
中國傳統文化+古典+小雅=中國風
總體雅致。突出中國特有元素。
花鳥魚蟲,亭臺樓閣,
遠山近水,峰巒疊翠。
比如絲綢啊,茶葉啊,瓷器,盤龍紋,這些東西。《新貴妃醉酒》《醉赤壁》《清明上河圖》《青花瓷》。。就這種類型。
被大部分中國人喜歡。年齡范圍廣。
大家看了這類型都會默認是中國風。
中國傳統文化+古典+大氣=國風
大氣磅礴,雄渾有力,國之重器。
黃鐘大呂,振聾發聵,彰顯國威。
國風音樂,國畫,京劇,書法這類型,什么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梅花三弄》《廣陵散》《十面埋伏》《高山流水》。
一般人欣賞不了,行書草書丹青潑墨,就算看了也看不懂,古琴曲古箏曲,或者是箜篌琵琶之類的,聽了也聽不懂。國寶,聽了講解可能明白個大概。
但這東西就是很高大上!!!就是國家的一種強有力的象征!!!
感謝邀請!
要想明白“古風”和“國風”的區別是什么這一問題,須先弄清何謂“古風”,何謂“國風”。
什么是“古風”呢?
“古風”就是古體詩。它是自漢代以來,繼《詩經》《楚辭》以后,逐漸形成的一種詩體,是當時文人寫的詩。簡稱古詩或古風。
狹義的詩,大致可分為兩類,即古體詩和今體詩,而古風體詩,又可再分為四言、五言(五古)、七言(七古)、雜言(長短句)。
下面談一談五言古詩。
一般而言,被認為最早的五言詩,是《古詩十九首》和漢李陵、蘇武的詩。而《古詩十九首》非一人一時之作,歌詠的多是人生無常、離情別恨、知音難覓等情懷;也有刺諭臣邪、喟惜賢人的悵吟。所詠幾乎是人人心中有,人人口中無的心靈隱曲。它自然達意,委婉紓懷,合于“溫柔敦厚”的詩教,稱于鐘嶸所謂之“可謂幾乎一字千金”的美評。
什么是“國風”呢?國風是《詩經》里的概念。我們知道,《詩經》是我國古代的第一部詩歌總集,其產生的年代上自西周初年(約前1100年),下迄春秋中葉(約前700年),是儒學經典之一,也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經典之一。《詩經》有六義,曰風、雅、頌、賦、比、興,而“風”(國風)就是十五國風,共收錄詩歌106首,為民間歌謠,詠里巷市井男女愛情,歌各諸侯國方域之風土民俗。
弄清了何謂“古風”、“國風”,二者有何區別呢?筆者再作些淺釋。
首先說“古風”“國風”二者的概念不一樣。“古風”是一個詩體概念。古風體是依照古代的詩體來寫的,樂府產生于漢代,本來是配樂而歌的,所以稱為“樂府”或“樂府詩”。這種樂府詩稱為“曲”、“辭”、“歌”、“行”等,只是到了后來(概自有唐以降),這種配樂而歌的古風體,隨著樂譜的佚失,只能依詩依節而吟了。而“國風”詩,它是就《詩經》里的詩歌內容而歸類合輯的。這是二者的主要區別之一。
其二,“國風”里的內容,記錄和表現的是西周初至春秋中葉的民間風歌;而古風體詩歌,是繼《詩經》《楚辭》后,逐漸形成的一種文人詩體。它記錄和表現的是漢初以降的文人情懷。
其三,“國風”里的詩歌,大多是四言體,且配樂歌唱(因此也呼作“歌詩”);“古風”,大多為五言、七言或雜言,以至后來只是按節而吟。
以上所述,為“古風”、“國風”之區別。
筆拙才疏,不知所云。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古典純音樂中國風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古典純音樂中國風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