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大叔彈鋼琴街頭演奏的音樂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大叔彈鋼琴街頭演奏的音樂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分享幾部我一直很喜歡的同性電影。
1、《愛,簡單》
一部同志純愛小清新電影,翻拍自2010年的短片《愛,牽手》。這是一場關于初戀的純愛青春片,兩個男孩在一些瑣碎的日常生活里不經意的心動,然后慢慢的愛上對方。電影中的一些小曖昧和小試探,簡直純情唯美的一塌糊涂。這部電影最終在柏林電影節(jié)上一舉拿下國際影評人費比西大獎和泰迪熊獎。
2、《桑格莉之夏》
17歲的少女珊葛莉夢想有天能開飛機,但卻受限于膽怯而內向的個性,還有懼高癥。然而當珊葛莉遇上大膽、自由、自我主張的奧絲特,有了一百八十度轉變。珊葛莉最后鼓起勇氣登上飛機,但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若即若離的關系。
唯美至極,余韻悠長唯美的小清新電影,講述了兩個情竇初開的少女一見鐘情的夏季。兩個姑娘各有特色,一個是表面高冷內心孤獨,另一個熱情開朗而且對于自己所愛敢于追求。拍攝角度和剪輯節(jié)奏都很有種靈動跳躍的勁兒,每一個瞬間都抓取得不落俗套讓人驚喜。
3、《美少年之戀》
吳彥祖和馮德倫這這倆男人好看的沒有天理了!!愛情真的可以無關性別。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希望為自己的最愛做些事,于是他去找愛他的人。愛他的人為了自己的最愛,付出更多。
4、《愛在暹羅》
兩個很精致的男生演繹出了很濃烈的情感。所謂年少時候的寂寞,喜歡一個人的心情,都是裹在巧克力糖衣里的那顆果仁,只有小口小口的慢慢咀嚼,才能吃出藏匿在巧克力中碩大果仁的酸甜來。
影片用一種不緊不慢的節(jié)奏推動著劇情,但平淡間透露出來的情感張力足以震撼讀者。
5、《斷背山》
斷背山講述的并不僅僅是性,而是愛,一種猶疑而備受阻礙、最終化為心底悲哀的愛。 當片尾打出黑色字幕,沙啞滄桑的男聲反復吟唱,he was a friend of mine。我想我會記得那座空山,曾有兩個離家謀生的少年牛仔騎在馬上追趕羊群,嘹亮的口哨響徹云霄。而期年之后只能留下兩件套在一起的舊格子襯衣,惆悵地見證著,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追。
不可否認,這是一部李安的佳作,正反應著現(xiàn)在社會的風氣,壓抑的愛才是最深,最刻骨。
6、《同級生》
夏天、蟬鳴、汽水、只有你和我的教室。男子高中生之間的戀愛就是這么美的妙不可言啊。人設和節(jié)奏都很可愛。笑點和煽情點也很到位。畫面超級美,每一幀都可以拿來做壁紙。
7、《阿黛爾的生活》
有些人是長頸鹿,不需學會飛行就能摘到星星;有些人是變色龍,不需要走動便能隱藏自己,但阿黛爾只是阿黛爾,想吃就吃,想親吻就要一個真心實意的吻。最殘忍的不是結尾,甚至不是阿黛爾流著淚說出你已經不愛我了的時候,而是艾瑪微笑著推門走入咖啡廳的瞬間,愛過的人最怕的是彼此終于能夠相視微笑。從吵架那里開始我就一直哭。相信不只是我,所有戀愛過、失戀過的人,都能在這個故事里找到自己的影子。非常成功的改編,刪去了原著中突兀的狗血段落。柯西胥真是一位生活的絕佳觀察者,他一直用自己的節(jié)奏在描繪最普通的食物,最普通的人們和最普通的愛情,讓它們發(fā)出了最燦爛的光。
一部講述生活且真正“活”的電影,從性愛到舞蹈,從派對到食物...代入感極強,兩個主演奉獻巔峰演技。難以致信的真實,似乎就發(fā)生在面前,鏡頭都要貼到演員的臉上,兩女主每一絲表情都發(fā)自內心,表演讓人驚嘆!食物、真實的性愛,看似很法國的故事,卻讓每個人都感同身受。
“這部電影是世界性的,是純粹的愛情。”――《阿黛爾的生活》導演
8、《春光乍泄》
黎耀輝(梁朝偉)與何寶榮(張國榮)是一對同性戀人,為了有新的開始,他們懷著美麗的夢想(去看南美洲大瀑布)離開香港來到阿根廷,卻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迷了路。黎耀輝想安下心來過日子,無奈何寶榮于夜夜笙歌中放縱著自己的生命,以期找尋更多的刺激,只當黎耀輝是他受傷后的港灣,兩人分歧 、爭吵越來越多,心的距離越來越遠。黎耀輝明白過去的日子不可能再復返時,決定離開何寶榮,而正是在他離開后,絕望的意味(對黎耀輝的愛)才在何寶榮的腦海中完整地浮現(xiàn)。
“一九九七年一月,我終于來到世界盡頭,這里是南美洲南面最后一個燈塔, 再過去就是南極,突然之間我很想回家,雖然我跟他們的距離很遠,但那刻我的感覺是很近。”“ 我終于明白他可以開開心心在外邊走來走去的原因,他知道自己有處地方讓他回去。”
剛開始看的時候就被一股濃烈的港人對歸屬的焦慮感侵襲,沒想到王家衛(wèi)在最后還是借著黎耀輝的口點出了這個主題。但是這部電影打動我的地方卻是黎耀輝這個角色本身,因為有那么多像他這樣的人默默的努力的生存,如此值得被愛卻不敢奢求更好的愛情,好在電影中似乎還是有人看到了這些細節(jié),令人寬慰。
大家好,我是羅伊。
說起去年最受歡迎的同志片,
當屬唯美到爆炸的《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新一代國民老公“甜茶”蒂莫西·柴勒梅德橫空出世
前不久結束的奧斯卡上這部片子也成績不俗,四項提名最終榮獲最佳改編劇本獎。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編劇詹姆斯·伊沃里
而今兒要講的同志片,早就在奧斯卡開檔頒獎之前的鹿特丹國際電影節(jié)上首映,并在Bigscreen競賽獲獎。
妮娜
Nina
這是從影多年的波蘭導演歐嘉·查達斯的處女作。
導演是83年生的人
故事的起點,是一個平凡的少婦妮娜。她在一所中學里擔任法語老師。不為人知的是,她為自己多年的不孕而愁苦不已。
另外一個起點,是一個四處打零工的少女瑪格達。生活中,她是一位同志。
我只能服了導演對于細節(jié)的捕捉
不過是個光明正大沾花惹草的渣。
確認過的手勢,遇見對的炮友
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女人,卻因為妮娜邊打電話邊開車不小心撞到瑪格達車子的擋泥板的一次意外相識了。
要不是妮娜的丈夫及時過來救場,瑪格達恐怕不會放過妮娜。
事情最終以妮娜的丈夫幫瑪格達修車了結。可對于妮娜來說,尋找代孕母親的日常煩心事又讓她頭大了。
一不小心,她和好不容易找回來的代孕母親談崩。
作為一個求子多年未得的女人,
妮娜的心態(tài)也崩得差不多了。
妮娜不知道的是,此時的瑪格達對她悄悄產生興趣,盡管妮娜不太喜歡這個痞氣十足的女孩。
故事的第一次轉折,在妮娜的丈夫無意發(fā)現(xiàn)瑪格達的綠眼睛。
因為妮娜的丈夫一直希望有一個擁有綠眼睛的孩子。
現(xiàn)實生活上毫無交集的一對夫婦和一個浪子,就這樣有了命運的重影。
這臺詞6到我無話可說
可是命運注定無法彌補妮娜與丈夫在一次次求孕失敗之后的情感裂痕。
暗黃的燈光象征著激情泯滅的婚姻
來訪的瑪格達似乎有所察覺,大方表示接受3p,但是妮娜的丈夫拒絕了這個要求。
話音剛落,她怔怔地看著妮娜。
之后她就借口離開了,
留下滿屋子煙霧和醉意包圍的尷尬。
瑪格達知道妮娜夫婦想要自己,
也知道妮娜和丈夫的關系正在冷卻,
但不清楚剛剛提出3p的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妮娜的丈夫依舊沒有放棄代孕的努力。
他讓妮娜去照顧因為酒醉出了場車禍的瑪格達。
而她慢慢放下了對這個女孩的偏見。
瑪格達并不喜歡養(yǎng)綠植
希望探望的妮娜待久一點
隨著時間的推移,妮娜發(fā)現(xiàn)自己對這個女孩也有了不一樣的感覺。
她還把瑪格達帶到自己的秘密花園——一個巨大的子宮模型。
妮娜一直以為,在這段漫長的求孕路里自己無人可訴。
包裹著孤獨和渴望交織的痛苦的內心,如今走進了一個獨立如風的女子。
妮娜怯弱地歡喜著。
可無法生育孩子依舊是她最大的心病,幾乎占據了全部身心。
她和瑪格達開門見山,但被瑪格達拒絕。
是啊,瑪格達又怎么可能會答應呢?愛情對于她來說,本來就不該是一場解不開的婚姻困局。
懷著復雜的心情,妮娜選擇走進瑪格達的世界。
譬如第一次知道她喜歡女人。
譬如跟著瑪格達第一次去到同志酒吧。
就像是在讓妮娜置身到逝去青春的美好,而男主角則從妮娜的丈夫,變成了瑪格達。
令人迷醉的紅光象征著情欲
從此,瑪格達就像一個未知的全新世界,讓妮娜暫時忘卻煩惱。她似乎可以重新做回自己了。
妮娜不敢相信做了一回自己
不得不承認,這個已婚女人賦予給自己太多的責任。
世俗倫理一直就像一張羅網,
而妮娜一直都在自投羅網。
朋友們大都兒女成群,無奈苦笑
給學生上課時的自我提問
幾乎燃盡自己的她,
想起那個放逐自我的夜晚,
想起那個不愛綠植的風一般的少女。
妮娜卸下一切,和瑪格達一起發(fā)現(xiàn)自己的無限可能。這一切,猶如得到子宮模型里的巨大安全感,妮娜看見了生命的源頭。
妮娜不知道的是,瑪格達這個浪子這次動了真情。
象征著生命的綠色同時還象征著真愛
終究,妮娜的丈夫還是發(fā)現(xiàn)了這一切。
深愛妮娜的他,選擇了隱忍和理解。
妮娜如釋重負,只想不管不顧地和瑪格達在一起。
但瑪格達卻瞞著妮娜前情未了。
忠誠在這一瞬間變得如此的蒼白,
背叛將愛情徹底打倒在地。
妮娜好不容易找回來的自我,變成了一場夢。
變成了一次更討厭自己的機會。
妮娜希望擁有一個孩子,然而生命是什么,妮娜卻不知道自己的答案。
迷茫在昏黃的婚姻之中,愛上性烈如火的瑪格達,在給予對方綠植的瞬間點燃自己的生命。
影片中的五彩斑斕的鏡頭亦是一句句無聲的臺詞,它訴說著妮娜尋找生命的過程。
導演并沒有將”同性戀“、”代孕“以及“婚外情”等等本片出現(xiàn)的倫理話題標簽化作為影片噱頭。她將這些話題僅僅看作一個個思考的角度,以供觀眾選擇。
但不可否認,這部片子的主題就是探索女性自身,無論是從社會地位還是內心世界。
無論是拍攝手法還是立意高度,《妮娜》絕對是我心目中年度最佳同志片之一!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大叔彈鋼琴街頭演奏的音樂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大叔彈鋼琴街頭演奏的音樂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