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鋼琴和架子鼓純音樂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鋼琴和架子鼓純音樂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這個問題挺好玩的,開句玩笑話說,是女孩我就喜歡啊。單就會那種樂器來說,我是更喜歡架子鼓女孩的。
首先從這兩件喜歡的樂器來講,我還是喜歡爵士鼓。
音樂離不開節奏,而鼓這種樂器就是為節奏而生的,音樂有時可以沒有旋律,但一定不會缺少節奏,這就是我對音樂的理解。
至于鋼琴,大家都很了解,它能演奏任何音樂,涵蓋的范圍太廣了,在我看來屬于萬能樂器,沒有什么是鋼琴不能的,以至于進化出了合成器,加塊音源可以模仿一切,不好意思扯遠了。
接下來說說女孩。放在以前,女孩學鋼琴有氣質,要是學架子鼓就感覺奇葩了,不過現在好了,觀念的改變,使人們能接受女孩學鼓了,反倒感覺女孩打架子鼓更有氣質,在演奏的時候那種自信,完全不同,現在網絡上能看到很多女孩在路邊演奏架子鼓,太叫人羨慕了,我都想搖身一變,哈哈不說了,又扯遠了。
說到這,我不否認我對爵士鼓的偏愛,我確實喜歡爵士鼓,女孩+爵士鼓,這是不是就屬于雙喜臨門,你們說呢?
都知道,音樂由旋律,和聲和節奏三部分組成,一般歌曲的伴奏里面會有和聲和節奏,或者為了編曲豐富,好多歌曲里面也會有主旋律,比如周杰倫的《夜曲》,前奏就是歌曲副歌的旋律。
完整的歌曲,離不開伴奏,而伴奏就要有和聲和節奏,比如鋼琴,被稱為樂器之王,是伴奏中常用到的樂器,對于流行歌曲的編曲,基本上一把鋼琴,節奏和聲就可以通通搞定,然而架子鼓,只是一個節奏樂器,肯定是敲不出和聲或者旋律的,彈著架子鼓solo唱歌會很奇怪,而且打架子鼓是一個很分神的操作,要手和腳配合,稍不留神就敲錯了,非常尷尬。
因此,臺上唱歌的基本上都是彈著吉他或者鋼琴,很少有打著架子鼓的。當然,架子鼓solo的有很多,也有吉他solo配合著架子鼓的,總之,很少有打著架子鼓唱歌的。
我年輕的時候做過十來年的歌廳樂手,就是打鼓,我來回答下這個問題。有的答友說打鼓時唱歌容易亂節奏,這個不對,相反鼓手唱歌更不容易亂節奏。整理一下思路,這個問題談三點。
一)演出時樂手兼唱歌這種情況,鼓手唱歌不是沒有而是很少。
電聲樂隊里,如果樂手唱歌大部分是吉他手,兩把吉他時首推節奏吉他手,其次是鍵盤手。貝斯手也有唱歌的,90年代我們在南方做場子時有時是5到6個人的樂隊,里面有弓弦樂器(一般是二胡或小提琴)有時是薩克斯管,也有他們唱歌的,前奏間奏器樂演奏,或者是走一部分的旋律,再唱高潮部分。
有專門的歌手樂隊需要伴唱時也是首選吉他手和鍵盤手,很多場子特別老板是懂文藝的都要求樂隊伴唱,伴唱的樂手那里固定有話筒架子和話筒,樂手話筒一般是用有線話筒,但鼓手唱歌的情況是很少的。
二)鼓手唱歌不方便操作樂器。
鼓手演奏時不止四肢要動,身體也需要做左右的擺動,唱歌很不方便,不能時刻保持和調整與話筒的距離和角度,控制不好話筒。換句話說不是鼓手唱不準而是身體和四肢的律動會影響到唱歌的發揮,話筒支架也不好找位置放,所以鼓手唱歌時有條件的都會使用頭戴式話筒。
三)樂隊的占位決定了鼓手不適合唱歌,我想這是最主要的因素。
不論是大型樂團還是小型樂隊,在舞臺上的占位打擊樂都是安排在后排,就我熟悉的管樂隊在舞臺上打擊樂都在最后一排,打擊樂前面是小號和長號,最前面是長笛,單簧管等木管高音樂器,低音一般在兩側。(管樂隊在室外縱列排隊時打擊樂一般會安排在中間,這是因為室外嘈雜這樣大家更容易聽到打擊樂的聲音而不會掉節奏。)
至于題主說的電聲為主的小樂隊,電聲樂四大件有相對固定的位置,吉他貝斯在前,鍵盤鼓在后,吉他和鍵盤在面對舞臺的左側,貝斯和鼓在面對舞臺的右側。(現在有的搞教學教打鼓的琴行演出時把鼓擺在舞臺的前面或中間是為了突出爵士鼓在演出時的效果,這個另當別論。)
話說鼓手都在舞臺后面不顯眼的位置,鼓手又是在坐著演奏,身體被一圈鼓擋住,非常的不顯眼,這樣是很沒有舞臺的視覺表現力的。作為演出來講,要的就是整體的效果,特別電聲樂以唱為主,歌唱者是整個舞臺效果呈現的主要焦點,肯定是前排的人唱歌效果好。
總之樂隊演出歌唱者的位置在舞臺上要靠前,居中,處于醒目的位置,這是鼓手不適合唱歌的主要原因。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鋼琴和架子鼓純音樂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鋼琴和架子鼓純音樂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