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音樂生鋼琴練習書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音樂生鋼琴練習書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鋼琴基礎是以古典鋼琴樂曲為基礎。即興伴奏的演變是從古典正和弦演變而來的。正和弦-轉位和弦-變和弦,音樂的發展也是以古典主義為基礎-浪漫-印象-現代。想彈好即興伴奏就要充分的掌握正三和弦。即興伴奏的書很多關鍵還是要從基礎和弦的運用為主。慢慢的加進七和弦、九和弦以及轉位。書隨便買。看你的基礎與運用。
我也是學古典的,業余10級。玩了三年樂隊鍵盤兼節奏吉他,我建議你可以從最簡單的開始來,那些音樂教程沒幾個靠譜的還是在你自己,從和旋開始然后試著加一些花色,最后階段就是你自己配的。這需要一定的時間積累。或者你可以問你的老師,這樣更專業一些。
學者選用哪些鋼琴教材作為入門比較合適?
在我國,屬于初學、入門范圍的常見教材有:
《鋼琴基本教程》,作者費迪南德·拜厄(Ferdinand Beyer),人們簡稱這本書為“拜厄”。
《現代鋼琴教程》,作者約翰·湯普森(John Thompson),人們簡稱這套書為“湯普森”,其中又有“大湯普森1——5冊”與“小湯普森1——5冊”兩種。
《鋼琴初步教程》,作品599號,作者卡爾·車爾尼(Carl Czerny),人們簡稱這本書為“599”。
還有一本通常簡稱為“哈農”,即《鋼琴練指法》,作者就是哈農(C. L. Hanon)。
巴赫(J. S. Bach)的《初級鋼琴曲集》(簡稱“小巴赫”)和布格繆勒(F. Burgmuller)的《鋼琴進階25曲》(簡稱“布格繆勒”),作為入門程度是深了一點兒,但也是初級范圍內的教材。
上述樂譜是目前我國流傳最廣,使用最多的初級教材。流傳沒那么廣,使用沒那么多的還有好多,例如《趣味鋼琴技巧》(D·赫爾契伯格)的前幾冊,《每日十二首鋼琴技術練習》(埃德納—梅—伯楠)的“入門”部分,《小宇宙》(巴爾托克)的前幾冊等等,就不一一列舉了。其中五十年代出版的前蘇聯的《鋼琴初步教程》(尼古拉耶夫主編)是本很好的教材。可惜“湯普森之風”刮來后納本教程就更看不到了。作為入門,建議以“拜爾”為主,之后與“599”銜接,但可越過“599”開始以段,直接從十幾條開始。在沿著這條主線的同時,有選擇地學習“湯普森”“布格繆勒”、《世界著名兒童鋼琴曲選》、《世界兒童鋼琴曲精選》、《少年鋼琴曲選》(柴科夫斯基)、《兒童鋼琴曲集》(卡巴列夫斯基)等等曲集中的樂曲和《小奏鳴曲集》中較容易的部分。
當然,“哈農”作為五指練習,耶要伴隨一個相當長的學習階段。
以上,可為彈奏主調音樂奠定第一塊基石。
當學生一旦具備了初步的能力時,就要學彈“小巴赫”,稍后則要學巴赫的《小前奏曲與賦格》。這是學習復調音樂最好的準備,是掌握鋼琴技巧的另一塊基石。
至于所有教材的選擇、搭配、進度,都只能依學生的集體情況來定,并沒有一個絕對的規定。
另外,還應多選用一些中國音樂的教材。這方面,我們重視的遠遠不夠。不少孩子學了多年鋼琴,卻還很少、甚至是從沒彈過一首中國曲調,這是應當改變的狀況。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音樂生鋼琴練習書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音樂生鋼琴練習書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