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鋼琴我們的音樂教案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鋼琴我們的音樂教案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我認為教齡在5年以下的教師手寫紙質教案是正確的。
第一、不到5分鐘,電子教案就完成了,容易敷衍了事。網上的各年級各科的電子教案應有盡有,我們只需要輸入課題搜索,則電腦上出現很多個教案,然后再下載,我們的電子教案就可以完成了。
第二、年輕教師手寫教案,可以備教材、備學生、練字、在腦海里仔細思考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
網上電子教案,許多與我們所用的教材不一樣,如果我們教師不熟悉自己的教材并行成自己的體系,東拼西湊,本身就不利于我們掌握教材。
網上的電子教案的內容多少、深度、難度往往與我們所教的學生已有的水平不一樣。如果抄襲網上的電子教案,達不到“備學生”的目的。
一味的依賴電腦,我們老師的三筆字就廢了。老師的鋼筆字、粉筆字對學生的影響是很大的。往往老師的字寫得好,學生的字就寫得好,而且許多學生成年以后的字體與我們老師的字體相像。
老師手寫紙質教案,可能速度慢一點,但是在腦海里的思索的過程就長一點,對課堂的預測就多一點。
我們學校,35歲以下的年輕教師都要求手寫交紙質教案,35歲以上的教師可以交電子教案。事實證明,效果很好,10余年來,學校教學質量一直全縣第一。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在信息時代,還要老師采用舊石器時代的教案方式,責任不能一味推給學校,部分教師應該承擔一定的責任。
其實,這一個問題,多年前就已經出現——當電子信息技術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關于電子和紙質教案之爭,就從來不絕于耳。
三水三心曾經長期在學校負責教學管理工作,對于這一個問題,有一些自己的思考,但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也有一些難處。下面,我們談談紙質教案的產生、電子教案的挑戰以及將來的教案該采用什么方式這三個問題。
第一,紙質教案的前世今生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
究竟從什么時候開始有教案的,這還真的不好考察。反正,孔老夫子,是沒有成型的教案的,因為,他的教育,幾乎都是隨性的,所以,《論語》只是一部“語錄體”的著作,而非嚴格意義上成體系的教育學專著。
在古代,私塾(國學)的老師,也沒見有什么嚴格的教學設計,因為,那個時候,教學內容是固定的——四書五經;教學方式也是基本固定的——背誦和書寫。三水三心估計,教案,其實是應該隨著國外對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而逐漸傳入的。因為,教案,非常關注的,是教學重難點的確定、內容的設定、方法的選定!
而那個時候,由于技術的落后以及材料的相對稀少,老師,只能采用手抄的方式。上個世界90年代,三水三心上大學的時候,我們的老師上課,都是拿著一本手寫的筆記,給我們講課——其實,那些筆記,就是相當于一本書!
也就是說,為什么需要紙質的教案呢?是因為技術的落后,沒有辦法!
那如果有新的技術出現了,我們還需要停留在手寫階段嗎?舉個例子來說,有了飛機,你還選擇徒步嗎?
第二,電子教案已經成為潮流
電子教案或者電子備課,在計算機興起不久,就開始廣泛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三水三心所在的學校,為此還專門申請建立了一個教師單子備課室,方便教師查閱資料。后來,還為每個老師配備了筆記本電腦,其目的,也是為了方便老師學習。再后來,還在全校開通了wifi全覆蓋,讓老師們隨時隨地,都可以查閱到新的資訊,為教育教學服務。
要知道,教育的發展,始終是與技術的發展相互助力的——教育,推動技術的發展,而技術,必定會反作用于教育!
我敢肯定,在電子技術興起不久,各個學校,其實是非常支持老師們使用電子教案的。我所在的學校,就曾經制定了一個制度,45歲以下的老師繼續使用電子教案,45歲以上的老師,鼓勵使用電子教案。我下載還記得,當年,一位即將退休的老師,用“一指禪”打字的場景!
我在擔任教務主任的時候,甚至建立了學校的教案庫——下一個年級的老師可以再上一個年級老師教案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完善,而沒有必要另起爐灶,淘神費力,很受老師們的歡迎。
但隨之而來的,就產生不少的問題。最根本的問題,就是,有個別老師,開始不愿意認真備課了——在管理學上,始終會有那么一些人,是需要監督督促的。
這部分老師,直接采取拷貝的方式,不做任何修改,甚至,完全不用備課——你說,這樣一來,教學效益從何而來?質量從何而來?要知道,每個班的學生,都具有其獨特性——如果不能根據學生的特點做適當的改變,我們不就是在誤人子弟嗎?
特別是互聯網發展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教案,只需要從網上下載即可,更加深了這種現象。所以,才會有不少的學校,返璞歸真,要求老師使用手寫教案!
第三,只有教師和學校雙方都轉變,才能徹底轉變陳舊的管理和書寫教案的方式
其實,只要能達到提高教學效益、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采用什么樣的方式,并不是最重要的。在當前的技術水平下,合理使用技術手段,為我們服務,其實是非常重要的,但這里,卻有一個前提,就是學校的管理者和老師,偶需要做出一些改變。
學校管理者,要信任教師,采用多種管理方式。
我們知道,檢查教案,是教學常規檢查的重要內容——但作為學校管理者,能否不再采用原來那種檢查教案本的方式,而采用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進行隨機檢查的方式呢?三水三心就曾經建立過一個由學校自身教師組成的課堂巡視小組,對全校課堂進行巡視——一般不檢查教案之類,但一旦巡視中發現了教師沒有精心備課,處罰是很嚴厲的!
另外一種,就是不管你寫不寫教案,作為學校,只要結果——效果達到了,獎勵,沒有達到,那就需要懲罰。三水三心所在的學校曾經有一位老師,堅持不愿意寫教案,我后來就給校長提議,對他使用用結果考核代替過程考核的試點——后來,這個老師,主動申請調整。
作為老師,要站在對每一個學生負責的角度上,精心備課。
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一個學校也好,全國的教師群體也好,始終會有人,工作責任心不足的。但三水三心以為,絕大多數老師,還是盡職盡責、愛崗敬業的,只要樹立起來“一切為了學生”的教育教學觀,我們的老師,一定會把每一堂課上好,把每一節課備好的。
總之,隨著時代的發展,不管你愿不愿意,手寫教案,注定將會走進墳墓,而電子時代,已經在改變我們的生活工作乃至思維的方式——希望某些學校,不要開歷史的倒車,扭住固有的或許成功過的方式,那注定是要被人恥笑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鋼琴我們的音樂教案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鋼琴我們的音樂教案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