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綱要中小班音樂活動的要求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綱要中小班音樂活動的要求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如何寫活動設計?
基于幼兒的認知發展水平和思維特點,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具有以下特點:啟蒙性、生活性、游戲性、活動性和潛在性。幼兒多是以直接感知和直觀操作的方式來認識周圍世界的,因此幼兒園的課程實施多以活動形式展開,而教育教學活動是最主要的一種。因此,幼兒教師要能進行五大領域的活動設計,在設計活動時我們主要從活動目標、活動重難點、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延伸和活動反思幾個角度來寫。(在教師資格考試中因為活動還沒有正式實施,所以不能寫活動反思,題目里沒有要求活動準備的話也可不寫。)
首先,活動目標是三維的,包括認知、技能、情感。
所謂認知目標就是豐富了幼兒的哪些知識經驗,技能目標就是幼兒在參與活動中發展了哪方面的能力(觀察、對比、分析、動作發展、語言表達等)。如:小班音樂活動《三只小熊》的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基本大意
2.能用三種不同的動作來表達對應歌詞的含義
3.喜歡與同伴參與音樂游戲,體會親親熱熱一家人的情感。
而認知目標就是本節活動的重點,技能目標就是難點。
其次,活動過程包括三個部分即導入、基本、結束。導入可以是故事、音樂、圖片、情景游戲、談話、謎語等。
如;導入“出示三只小熊的圖片,激發幼兒興趣引出《三只小熊》的歌曲。進入基本部分后分三步走,初步了解、加深理解和遷移鞏固。
第一,傾聽歌曲并理解歌詞大意。
第二,在理解歌詞內容基礎上,用不同動作表示不同的形象。
第三,分角色表演,唱出歌曲。結束部分可用自然小結,總結結束或者游戲等。
最后,活動延伸里最常用的就是家園共育法(回家把這首好聽的《三只小熊》唱給爸爸媽媽聽),除此之外還有區角活動、知識聯系、戶外活動等。
關注頭條號:一起考教師,每天發布教師資格證、教師招聘考試學習資料,助你輕松上岸!
幼兒園考到的教學設計多為活動設計,下面給你一個活動設計的優秀范例↓
大班數學活動:認識正方體、長方體寶寶
【活動目標】
1、認識正方體、長方體,并了解它們的主要特征。
2、能夠指出生活中哪些物體是正方體,哪些物體是長方體。
3、喜歡幾何形體圖形,對數學探索活動感興趣。
【活動準備】
1、長方體、正方體形狀的紙盒、紙箱若干。
2、幼兒對于正方向、長方形有一定的了解。
【活動過程】
1、情境創設,引出活動主題。 向幼兒展示長方形、正方型,引導幼兒回憶它們的特點,之后呈現正方體和長方體寶寶,請幼兒思考它們是誰?
2、展示模型,動手探索。 教師向幼兒展示紙盒和紙箱,請幼兒說一說它們是什么形狀,并請說明判斷標準。
3、總結梳理,正方體、長方體的特征 教師與幼兒一起比較、總結長方體寶寶和正方體寶寶的特征
4、游戲鞏固,問題拓展 把幼兒分組,分別呈現生活中常見的版紙箱、鞋盒、牙膏盒以及藥品盒等,請幼兒相互配合,把他們放回到對應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大框里。【活動延伸】請幼兒去美工區制作正方體和長方體。
關注頭條號:一起考教師,每天發布教師資格證、教師招聘考試學習資料,助你輕松上岸!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綱要中小班音樂活動的要求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綱要中小班音樂活動的要求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