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音樂活動二拍節奏模式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音樂活動二拍節奏模式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變節拍,一般是有兩種變法,第一種是變速度,第二種是變節拍的種類!
先說說變速度,這個是根據曲子的要求,該慢的地方就慢點,快點的地方可以快點,比較典型的例子,我推薦大家去聽下酒干倘賣無!開始時速度是每分鐘110拍,進入高潮時變為140拍,退出高潮后變為110拍,再結束時降到差不多90拍,慢速結束,這個是整個曲子演變速度的典型!對于普通的曲子,一般就一個固定的速度,在結束時漸慢了,也是一種變化的節拍!
再說下變節拍的種類,節拍可以分為很多類型,民謠,倫巴,探戈,進行曲,波爾卡,華爾茲,,,,等等,在演奏時,會根據曲子的需要,在前奏,主歌,副歌段落變幻種類,起到波瀾起伏的效果,讓人回味無窮,我空間的很多電子琴曲子有這些變化!舉個例子,黃家駒的海闊天空,主歌1是鋼琴節奏,主歌2轉為敘事曲,副歌也是高潮地方轉為搖滾了,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在彈奏電子琴時常用的變節拍的方法!很多名曲基本也是這樣變的,一點經驗,供參考!
不太了解這塊,我每日練習時必定使用的工具,即使是我在演奏的時候,也一定帶著它。練習中使用它,可以使我的雙手保持安定的訓練,在鍵盤上有絕對的控制能力,不因鋼琴的變動,而有失常的表現。”
一、判斷一首歌是多少拍
在聽歌的時候數一下重音與重音之間隔了幾拍,如果是強弱弱: 就是3/4拍 ; 如果是強弱強弱: 就是2/4拍; 強弱次強弱:4/4拍,大部分的歌都是4/4拍的,小部分3/4拍(比較圓舞曲特征的那些),還有一些是不規則的……
二、鍛煉自己的節奏感
1、用語言訓練節奏。音樂的節奏與語言的節奏有密切聯系,可講一些詞、短語、簡單句,并拍出其節奏。也可以利用兒歌訓練節奏,如用不同節奏來朗誦兒歌,或邊拍手邊朗誦。
2、用身體的動作表現節奏。在音樂中把對節奏的感受和理解用優美的動作表現出來,在動作中發揮創造想像。如,用“跳”表達快而輕的節奏,用搖籃、劃船,模仿風中搖擺的樹枝等動作來表達搖擺的節奏。
3、用樂器訓練節奏。準備一些打擊樂器,如小鈴、鈴鼓、沙球、雙響木等。例:鑼聲哐哐;鼓聲咚咚,咚咚;小鈴聲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在聽了二拍、四拍、三拍的樂曲后,邊聽邊敲打,邊敲打邊唱歌,為自己伴奏,并通過對小樂器的操作應用,了解各樂器不同敲法所產生的音響效果。
4、“拍節奏”游戲。比如,一人用樂器敲出一個簡單節奏,另一人用手拍出來。或一人用手拍節奏,另一人用樂器敲出來。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音樂活動二拍節奏模式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音樂活動二拍節奏模式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