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幼兒園家長輔導音樂活動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幼兒園家長輔導音樂活動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很高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音樂不僅能夠陶冶情操,而且能夠對于人的一個智力開發,有非常大的幫助的,在孩子三周歲左右,那是智力開發的一個黃金時期,如果這個時期就開始進行音樂方面的培養,對于他的智力和身體身心的發展是非常有好處的。
幫助孩子輔導音樂,應該最早從胎教開始。不知道你在懷著寶寶的時候,可否給他聽過一些舒緩的優雅的音樂,這時候它的細胞它就會在音樂聲中產生分裂,對音樂的一個分析和欣賞,他就具備了一定的能力。
等到年齡稍微大一些,三四歲的時候,有的家長會想到讓孩子去音樂輔導班,這只是其中一種方法,最重要的是家庭氛圍的一種營造。
當然前提你對音樂也是熱愛的,一些音樂會我建議你去領他去聆聽,當然不是明星演唱的那種啊,是音樂演奏會,音樂活動。戲曲藝術的接觸都可以讓孩子領略廣大博深的音樂藝術,不僅僅是國內的,還有世界的。
用音樂氛圍來感染熏陶,參與音樂劇表演,舞蹈活動都能培養孩子的音樂素養。至于學習專業的音樂樂器,或者是聲樂,還得看孩子是不是有這方面的強烈興趣和個人條件,音樂素養的培養不一定要把孩子培養成專業工作者。這個家長要明白,運用音樂的藝術熏陶使我們孩子完善人格提升藝術素養這才是對孩子成長最好的。
音樂不但可以集中注意力,緩解壓力,提高記憶力,增強語言的學習能力,而且對身體的發展和協調有著不可忽略的作用。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音樂作為一門藝術,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的“輔導”至關重要,不能急于求成,首先要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讓孩子感受音樂帶來的美妙和樂趣!在家的時候,家長可以多播放一些音樂歌曲,周末有空的時候,可以多帶孩子去參加一些音樂演唱會之類的活動,營造一個良好的音樂氛圍!無論何時何地,不論悲傷還是開心,讓音樂隨時隨地陪伴在孩子的生命中,相信有音樂的人生,孩子會更健康快樂的成長!
你好!
首先感謝邀請!
家長怎樣幫孩子輔導音樂?
這樣問的太籠統了,無法知道是孩子開始學音樂輔導還是準備開始學音樂前的輔導?
個人就這兩個方面給點個人建議
準備學音樂前輔導:
1、在家里營造音樂氣氛
平時有事沒事放音樂在家里吃飯或玩的時候剛好能聽到音樂,不用刻意播放。或者一些兒歌,和孩子一起學唱。
2、準備一點音樂玩具
玩具木琴,電子琴、手風琴、尤克里里等小樂器,都是能讓孩子啟蒙的、感興趣的樂器。可以陪同孩子一起探索、如何弄出好聽的音樂。
3、問孩子心里最想學什么樂器
有的孩子有可能喜歡民樂,被家長強迫學西樂,或者喜歡西樂被強迫學民樂。那么長期下來自然會沒興趣,也不愿意堅持下去,最好能問孩子心里喜歡哪樣或愿意學哪樣樂器。
4、家長要預備有耐心、充足資金
樂器是需要堅持一段時間才能看到效果,或者看不出效果。所有希望家長有耐心的陪同上課、練琴,有時候可以威逼利誘的手段都是可以的,為什么陪同上課,一來看看孩子進度,二來自己偷師,孩子學不好至少大人能聽懂和學會,如果上課家長和孩子都聽不懂或者越練越不知道是什么,那么可能遇上不好的老師,或者自己練習效果不好。
由于樂器、課時費都是需要一定的資金,所以家長要看好自己的經濟情況來選擇樂器和有口碑的老師或機構,量力而為。
在學音樂如何輔導?
1、陪同孩子一起上課
幫孩子做一下筆記,上課后需要練習什么,如何練,不懂可以和老師溝通,在家應該注意什么,如何和孩子溝通,監督孩子練習。按筆記上的要點和要求,針對性對孩子弱項進行訓練。
2、陪同孩子練琴
不要在孩子練琴的時候看電視、玩手機,感同身受一下,在孩子的角度如何看待學藝和練琴。允許偶爾偷下懶,喝水、上廁所、發下呆什么的,不能太過分。
3、讓孩子知道一些道理
沒有什么項目和學業能隨便成功,需要堅持、耐心、自律、勤奮才有成功的可能。臺上一分鐘 臺下十年功。
或者讓孩子認為練好了,用手機錄一次視頻,檢查一下是否練好,還能鍛煉孩子的心理壓力情況。
4、多鼓勵、激勵孩子
不建議彈的好吃好吃的或者玩好玩的,因為這些都是應該的,建議參加了演出或考級、比賽后再這樣,至少讓孩子知道,父母也不容易。
太容易獲得的獎勵孩子不會珍惜,只會越來越討價還價,好像是家長求孩子學一樣,要扼殺這樣白眼狼的萌芽情況。
不管選擇民樂或西樂,都要認真對待,好好學習,避免孩子瘋玩浪費時間,在能學習的時候多學一些,將來長大了孩子也有多項選擇的權力。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謝謝!
歡迎不同意見的朋友一同交流學習,幫問主提供更好的參考意見。
有緣路過和看完的朋友麻煩點贊轉發唄,謝謝~
看到你的這個問題,作為鋼琴老師的我也思考了幾天,我就把我的一些想法跟你分享一下。
一、家長要不要陪伴琴童練琴?
縱觀這些鋼琴家的成長歷程,郎朗的父親,辭掉工作來陪;李云迪的母親,甚至沈文裕的父親,都是為孩子學琴付出很多的努力。再看國際上的大師們,在霍洛維茨、基辛等鋼琴大師的傳記里,都能看到學琴的路上父母的身影。
再從我自己教學經歷來看,小孩在學琴初期練琴過程中,其實她并不知道要練什么,或者怎么練,這時候就需要父母的陪伴了,起碼父母更能懂老師的意思,而且會教學的老師一定會交代父母。而且一個星期只能見老師一次面,有六天都是在家自己練琴學習,如果都不知道練什么,那學習進度就會非常非常慢!
所以,結論是必須陪!
二、如何陪伴練琴?
1.家長不要搶了老師做的事
首先,我覺得家長在陪伴的練琴時要明白自己的起什么作用,而不是代替老師,所以我覺得第一點家長陪伴不要太多指導,特別是技巧方面。從我的教學經驗來說,對于我來說,一個技巧問題,我都得想很多辦法來進行說明和講解,家長如果自己不會彈琴那就很容易弄巧成拙。
如果實在你覺得小孩彈得不對,那就發個錄像給老師看,讓老師來說,這樣更能讓他容易接受,而媽媽直接指出很容易產生抵觸情緒。
2.家長陪伴的重點是養成好的練琴習慣
練琴的要務是把曲目彈會練熟,家長可以作為一個旁觀者來檢查流暢情況,如果沒有流暢就可以要求他繼續練。
很多時候家長陪伴的時候會發現,練琴花了蠻長時間,但還是練不熟練不好,其實主要問題再于練的內容太多,很難練熟!這就好比建高樓,所有樓層一起建,自然就會建不好了,得一層一層積累起來才是正確的方法。或者比如猴子掰玉米的故事,手里拿不下只能邊拿邊丟,而練的東西太多只會邊練邊忘。
所以我希望家長在陪伴練琴的時候當好“剎車”,在不熟練的地方及時“剎車”,然后反復練習消化,熟練了再練后面,所謂飯一口一口吃,路一步一步走,琴一句一句練!
其實這點就算大學生也經常做不好,慣性驅使下就想往下彈。家長只要幫助孩子養成了這個習慣,以后學琴也就走上正軌,家長也就不需要再陪練了。
總結一下家長陪伴要做的事情:
1.把專業技術問題留給老師;
2.當好“剎車”養成一句一句練的好習慣;
3.當好孩子練琴的第一任聽眾,學會欣賞和辨別。
希望對您有幫助!??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幼兒園家長輔導音樂活動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幼兒園家長輔導音樂活動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