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音樂指揮家活動方案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音樂指揮家活動方案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簡單來說 控制整場的節奏 保持各樂器演奏者的的一致性 否則亂套了復雜詳細點的在音樂上有三個步驟地創作過程:第一度創作是作曲家,他們給了樂曲的框架,形狀。第二度創作是指揮家,他們給了樂曲的靈魂和思想。第三度創作就是聽眾,他們聽過音樂后的感受。
指揮是必須嚴格地按照樂譜演奏,多半拍少半拍都不行。不錯,作曲家們給后人留下了精確的樂譜,那上面節奏、音高、速度、力度、配器等等記錄得非常詳細。但是請注意:你的音樂欣賞不是靠閱讀樂譜,而是靠聽的。這樣一來,你就不得不借助演奏、演唱、指揮這個媒介了。盡管作曲家把每一個音符都標得清清楚楚了,但這些演繹者對作品的理解肯定會對作品產生影響的。因為有些東西在樂譜上根本反映不出來,如樂句的呼吸感,細微的速度變化,鋼琴的觸鍵,歌唱者對嗓音的控制,小提琴弓子對弦的壓力等等。
指揮的職責是什么呢?不是打拍子,指揮的職責是藝術上的組織者,這個關系搞清楚,通過藝術手段,不是通過行政命令,這是指揮的職責,指揮的原則三個字一個叫做“省”,一個叫做“準”,一個叫做“美”,“省”就是非常恰如其份,不做多余的動作,“準”節奏要準,聲音要準,樂隊演奏的要,如果有樂隊的話,樂隊的協調的要準,這就不說了,這是準。一個要“美”,“美”就是指揮本身的形體要美。我現在看到好多指揮,五花八門,指揮絕不能這個弓腿,你比如指揮兩個腿,你看一邊指揮一邊弓腿,還有這樣,還有一上來兩個腿拉的太寬的,有的立正太死,容易摔跤,各種各樣的,五花八門,那個手,各種各樣的姿勢,我說這個都是不是美觀的,這個要在這個美字里頭你自己去塑造形象。“省、準、美”,這是指揮的原則。
指揮的條件是兩個,一個是聽覺,一個是樂感,指揮條件就這么兩點,樂感,樂感就不用解釋了,樂感大家都知道,指揮的這個條件就這么兩點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音樂指揮家活動方案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音樂指揮家活動方案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