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音樂類書籍推薦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音樂類書籍推薦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糾正你開頭的兩句話(與你商榷),最好改成:“我想寫一個專欄,但不知如何選擇”。否則,你提出的命題是難以推敲的——什么都不會的人,何以去寫專欄呢?
為某一個主題,音樂,電影,或美術,雕刻……寫專欄,首先,要明確這是你審美觀和價值觀的體現。只要不脫離客體的存在(審美對象),你可以在這兩方面,盡情的傾吐你的看法(當然,言論自由,是不能脫離體制但的)。一個好的專欄作品,一定是一個極具個性化的作品。
至于如何選擇專欄體裁,這沒有固定的模式。你可以選擇某個整體;例如,整部電影,整幅藝術品等。你也可以選擇某個主題中的人物,單一的客觀現象等。廣義的講:凡是意識形態領域里的一切,都可以成為你的專欄體裁。就說到這,謝謝!
北南方
手里恰好有一本講搖滾的書。《搖滾:一部社會史》,(美)保羅.弗里德蘭德著,江蘇人民出版社2013年4月第一版。幾年前在逛書店的時候偶然發現的,馬上就買了下來。先給你看幾張照片吧。
作者“生長在紐約,從小就聽著全世界的美妙音樂長大”。很小的時候就跟隨某樂隊學習吉他,后來他也組建了一個樂隊。六零年代,一直到七零年代,作者都積極介入了當時流行樂蓬勃發展的諸潮流。之后,作者回到學校從事音樂教學與研究,現在是某大學音樂系教授。所以他這本書的角度獨特,標題直接了當,全書從社會環境、文化背景的角度來闡述了搖滾是怎么在50年代的美國一步步發展起來,以及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創新與躁動。
這本書是一部斷代史,主要涉及50年代直到80年代期間三十年的歷史。如果對搖滾歷史感興趣,此書值得一讀。
如果想要了解國內搖滾的發展,則推薦《吶喊:為了中國曾經的搖滾》。
九幾年那會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有個《老式汽車》的懷舊音樂節目,主持人陸凌濤,挺受歡迎的。這本書就是他主持編著的。陸采訪了國內無數搖滾樂人和樂隊,包括崔健、黑豹、唐朝、指南針、何勇、張楚等,涵蓋了中國搖滾樂興起和發展中的諸多問題,最后以CD、VCD和圖書三種媒介形式同時發行出版。CD、VCD收入了崔鍵、羅琦、臧天朔等人演繹的一些歌曲、演出現場實錄以及訪談;圖書具體內容就是一問一答的訪談,涉及圈里的方方面面,比如說崔健他們那撥人是怎么個接觸音樂并走上這條道的啊,比如說搖滾樂人受過哪些影響啊,比如竇唯是為什么離開黑豹的啊等等。這本書收錄的都是一手資料,從歷史學的角度來看可以歸為口述史,讀這書也挺能了解大陸搖滾部分內情的。
看的搖滾書不多。就這樣。
關于搖滾的書籍很多。除了講述搖滾相關的精神、歷史、相關文化延伸等等之外,還有關于搖滾明星的采訪、傳記,還有就是很多搖滾人自己的作品。以下推薦一些,順便附上豆瓣評分。也可以在以下任何一本書的豆瓣介紹頁面找到相關的書單,會有驚喜~
《傷花怒放: 搖滾的被縛與抗爭》
作者: 郝舫
豆瓣評分:8.1
《地下鄉愁藍調》
作者:馬世芳
豆瓣評分:8.6
《聲音與憤怒: 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
作者: 張鐵志
豆瓣評分:7.7
《來自民間的叛逆:美國民歌傳奇》
作者:袁越
豆瓣評分:9.3
傳記類
《我是你的男人:萊昂納德·科恩傳記》
作者:西爾維·西蒙斯
譯者: 陳震
豆瓣評分:9.3
《此地無人生還》(吉姆·莫里森)
作者: [美] 杰里·霍普金斯 / 丹尼·薩格曼
譯者: 董楠
豆瓣評分:8.5
《活埋藍調里: 珍妮絲·喬普林傳》
作者: [美] 麥拉·弗萊曼
譯者: 高曉瑩
豆瓣評分:7.8
《老美國志異: 鮑勃·迪倫〈地下錄音帶〉的世界》
作者: [美] 格雷爾·馬庫斯
譯者: 董楠
豆瓣評分:8.3
《列儂回憶》
作者: [美] 揚·溫納
譯者: 陳維明 / 馬世芳
豆瓣評分:8.0
有史以來最成功的藝人之一——約翰·列儂的“獨立宣言”,1970年《滾石》ROLLINGSTONE完整收錄專訪錄,首度出版。該書堪稱約翰·列儂與THE BEATLES及“舊時代”的決裂之作。
個人作品
《渴望之書》
作者: [加拿大] 萊昂納德·科恩
譯者: 孔亞雷 / 北島
豆瓣評分:7.7
《像一塊滾石: 鮑勃·迪倫回憶錄(第一卷)》
作者: [美] 鮑勃·迪倫
譯者: 徐振鋒 / 吳宏凱
豆瓣評分:8.3
《放任自流的時光: 一九六零年代的格林威治村, 我與鮑勃·迪倫》
作者: [美] 蘇西·羅托洛
譯者: 陳震
豆瓣評分:8.2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音樂類書籍推薦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音樂類書籍推薦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