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音樂家的電影推薦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音樂家的電影推薦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相信這部影片有很多朋友沒有看過,在這里我想先科普一下《音樂家》這部影片。這部影片是講述中國著名音樂家冼星海于抗日戰爭期間輾轉來到阿拉木圖,在惡劣的環境下得到哈薩克斯坦音樂家救助后,以音樂創作的形式激勵中哈人民抗擊法西斯的故事。
就是前面幾位所說,除了《黃河大合唱》這一首歌以外,我們真的很少去了解這位偉大的名族音樂家冼星海,不知道在那個年代,在那樣的條件下他是如何完成這些著作,是如何堅持自己的。
冼星海不僅僅是一位偉大的民族音樂家,也是為中國抗戰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的革命家。
從冼星海的生平微觀其人格品質,粗略的對其人格品質生成的歷史文化背景與現實土壤進行分析,對我們當下在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文明過程中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和人文精神,會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他的音樂作品不僅在抗戰時期廣為傳唱,成為喚醒民族覺醒意識的號角,而且在他去世后的60多年里仍然受到人民大眾的喜愛。
回歸主題,針對這個問題,我找了一些知名認識對其的點評。
中央共青團:他曾是翩翩少年,六天六夜譜寫一曲《黃河大合唱》鼓舞無數華夏兒女;即使流落異國他鄉,也用音符陪伴著戰斗前線的每一個人…他,就是人民音樂家冼星海。”這也體現了國家對其的尊重。
而著名鋼琴家郎朗直接就是錄制了一個視頻,在視頻里他這樣說“感謝電影《音樂家》為我們展示冼星海生命的最后歲月,讓我們有機會通過看電影,共同緬懷冼星海先生的偉大精神”。也表明了音樂人對在那個時代艱苦奮斗的人的一種敬意。
還有更多的知名人士,李冰冰、夏雨、陳坤等等也紛紛轉發,表示支持。
在這個時代,可能很多的年輕人不會喜歡這類的電影,但是我覺得,我們都應該對這些為了新中國艱苦奮斗的人飽含敬意。
這決然是對我們內心靈魂的又一次洗禮。
影片《音樂家》講述了中國著名音樂家冼星海于衛國戰爭期間輾轉來到阿拉木圖,在極端寒冷和饑餓的殘酷環境下得到哈薩克斯坦音樂家救助的經歷。
沒有著眼于冼星海先生輝煌的過去,導演以特殊的視角演聚焦于冼星海先生晚年異國流浪時的經歷,將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真實而又悲壯進行了高度還原。
縱覽全片,每一個場景,每一處細節無疑不體現出冼星海先生流落異國他鄉時對家國的思念,沒有音樂,生命是一種遺憾,沒有祖國,生命是一種多余。
站在他國的領土,回望咫尺天涯的中國,冼星海先生抱病堅持,演奏著哈薩克民族英雄的故事,也指揮著屬于祖國人民的《黃河大合唱》。最終,他倒在了指揮《黃河大合唱》的舞臺上。 生命的最后一刻,音樂家——冼星海的靈魂,回到了祖國!
我們將永遠銘記你——冼星海先生!!!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音樂家的電影推薦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音樂家的電影推薦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