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祠堂哀悼音樂推薦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祠堂哀悼音樂推薦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謝謝邀請!
“哭喪”一般在農村比較流行,我的老家在湖北農村,從小時候開始就看到過各種“哭喪”。
每當鄉親或親戚家里有老人去世的時候,都會辦喪事,辦喪事少不了的就是“哭喪”,負責“哭喪”的人一般都是女性,而且是死者的直系親屬。另外,死者的親戚過來祭拜的時候,女性在祭拜之后大多也是需要哭的。
“哭喪”的時候主要是通過聲音來表達,就像唱歌一樣,把對死者說的話哭喊出來。
這就是我們湖北老家的風俗,不知道其他地方的風俗是什么樣子,也希望朋友們分享出來~
謝謝邀請:
我是濟寧地區的,過去我在電視上見過,前幾年我在濟寧干門衛時,親眼看到了真有哭喪的,哭的比真的都傷心,我都感到心酸。
那是一家集團公司老總的母親去逝那三天里,雇了戲班,和哭靈的。場合辦的比較大,雇傭的人也不少,唱了三天大戲,哭靈哭了三天,怎么講哪,有錢,一般花不起。
哭靈是個專門職業,從古代就有。過去常聽老人講,過去孔家(孔老二)就有專門養的“哭戶”,一旦孔家有喪事,就去哭。
“哭靈”,是一門專業藝術,就象演戲一樣,得裝的像。該哭哭們鼻涕兩行,淚兩行,干哭不行,得拿出表情來。干這一行得專門培訓,一般人給他多少錢,哭不了。看起來干么不專業不行。
豈但見過,而且見過不少。
我有個工友,他自已就精通喪葬習俗,平素廠里誰家有老人病故,都請他去做大老執(即喪葬總理),在他90歲的老父親病故時,就搞了這么一出。
他弟兄4個,姐妹2個,但老大當時都70多歲了,大姐也60多了,出殯時正值盛夏,老哥姐幾個都熱的沒差點暈過去,哪還有精力哭得出來?
而且舊風俗孝子孝女哭得越痛,說明越孝順,于是“哭喪”這一行當就應運而生。
而且雇得起哭喪者,還說明混得好,有人緣,因為資費大多由其仁兄把弟出,二三百元不等。
哭喪一般在出殯路祭時,待親眷及仁兄弟三拜九叩完即開始。一般時長30一40分鐘不等,要邊哭邊唱,大意是頌揚死者的功績,也都是成套、現成的說詞。這時會圍觀者眾,當然以老翁老嫗居多,性情之人甚至會陪著掉淚。
記得當時我工友找來的哭喪者是XX劇團業余兼職者,過后拿錢即走人。
說心里話,我不太贊成這個方式。本來是傷心之事,當事人你想哭就哭,也確有當場哭不出來背后痛哭者,也不能說就是不孝順,何必雇人來哭?反而顯得不倫不類。
現在社區大都提倡厚養薄葬,移風易俗,這個行當也就日衰了。
我是農村的,我們這里沒有職業“哭喪”的,也沒有聽說過,也沒有見過。
聽說在過去沒兒沒女的死后,沒人甩老盆,找一個討飯的乞丐,把老盆甩了討些飯吃。
“哭喪”就在去年剛剛興到這里,完全是一個新鮮的事,戲班里的一個男人,假裝的是死者的兒子。
媽媽呀,娘呀,哭個不停,招的人們都去看熱鬧,直哭得死者的親生女兒傷心過度,失去了心跳呼吸,多虧搶救及時,看看危險性多大。
有一天晚上在我村聽到,距離我村十里地遠的村莊,也是“哭喪”的形式,哭的是爸爸呀,爹爹呀,聲音洪亮,導字還非常清楚。
這都是有錢的人,搞些排場,什么用也都沒有,光敗壞社會風氣,那沒有錢的人以后還怎么辦喪事。
那“哭喪”也不是白哭的,哭一程要一程錢。哭一步要一步的錢。
一個假兒子、假女兒哭下來,就得花費幾千元錢。不就是給喪家加重了負擔嗎?
我們這里的農村沒有職業哭喪的,只是在電視上看到過職業哭喪的。
職業哭喪,我覺得就是一個笑話。對過世的人是一種不尊重,對家屬也是一種諷刺。
家人過世,大聲哭泣,是對過世人不舍的情感表達,是發自內心的悲慟。有情而哭泣,是由于陰陽相隔了戀戀不舍而哭泣。
職業哭喪,假哭、假悲,為錢而哭,假惺惺,逝者黃泉路上也不會安心,看到的是家人的虛偽,死也不會瞑目。
哭喪是一種傳統習俗。家人過世,出殯安葬都會哭泣。據說逝者黃泉路上能看到家人在哭泣,逝者也是一路哭泣,戀戀不舍,一步一回頭,和家人告別。誰哭誰沒哭看得一清二楚。不知真假?天機不可泄露!誰也沒有死了又活了!要解開這個秘密只等死了才會得到答案。
"哭喪″在有些地區的農村盛行起來。應該是一種職業,但不是一個好的風俗。
當地農村的"哭喪",當屬土豪的專利。某豪打上世紀90年代,即在京津等城市做房地產,據說有2個億的資產。前年他家老爺子出殯那天,雇了10名"哭喪"的。
"哭喪"者從早9點,斷斷續續″哭″到下午5點。也即只要有親友來吊喪即″哭"。有3次高潮,主要集中在中午12點前,過午1點鐘后,下午4點一一5點之間。
"哭喪″由當地經紀人牽頭組織。都系男性,都是附近的窮人或智障者,年齡大多50歲以上。基本工資一殯100元。在3個高潮時段,凡肯賣力氣"哭",″哭"出花樣來,與孝子一哭一合配合得好,給孝子爭了光,眾人叫好點贊的多,孝子單另打賞小費每次100~500元。
這"哭喪"者實質上是逢殯裝"哭"的半職業演員,必須穿上孝衣,戴上孝帽,打扮得儼然一個個″孝子",排列在孝子之后。表演出色者,多勞多得。如果成了"哭"星,遠近聞名了,有了一定的知名度,這出場費當然要比一般高出一大截,嬌嬌者一殯掙1000~2000元并不稀罕。
因為對土豪來說,為了當”孝子″,雇人幫"哭",消費個2萬3萬不過九牛一毛,小菜一牒;這殯葬整個流程下來,消費10多萬元也不痛不癢。有的給主持立下軍令狀,比如底限是10萬元,上不封頂,曹操用兵多多益善。這殯葬費用是普通人家的5~7倍。
這"哭喪″風,助長了喪事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的不正之風。但有錢者任性,只圖光宗耀祖,彰顯土豪風范。
雖說有錢能使鬼推磨,但這"哭喪"哭下大天來,也不可能把死人哭活!只為營造烘托氣氛而已。同時掩蓋了孝子"干打雷,不下雨",欲哭無淚、不哭又不孝的尷尬。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祠堂哀悼音樂推薦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祠堂哀悼音樂推薦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