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音樂會推薦意見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音樂會推薦意見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音樂評論?這似乎是我們一直在談論的一個話題,對于專業音樂從業者、樂迷、普通聽眾而言,“樂評”始終都存在于我們的音樂生活中。
音樂評論古而有之,從《樂論》、《樂記》到《聲無哀樂論》、《溪山琴況》等,都可視為音樂評論。
音樂評論的對象:可以從最原始核心的對“音樂會”、“音樂作品”和“音樂表演”的評論,延伸至更廣泛的內容忍我們隊一切音樂事項的不同言論。
音樂評論的受眾:一般聽眾實際上是指對音樂有興趣的人群,他們熱愛音樂,但又對音樂了解不多,需要專業人士的評論對其理解音樂起到幫助作用;而音樂家,應指音樂作品的作曲家、詞作家、演奏家、歌唱家、指揮家等,音樂評論對其反思自己的作品或演出具有一定的參考與反思價值。
音樂評論的文風:對一般聽眾而言,要有很強的可讀性,引導大家對音樂的認識,使受眾在接納、聽取評論者意見的同時,提高對音樂的理解力。對音樂家而言,要從專業又非常說理的角度進行藝術總結,便于鞏固成果,提高藝術水平。
音樂評論的態度:應該避免庸俗的吹捧或是惡意的誹謗,應持地位平等的態度,以協商與探討的口吻進行切磋與商榷,音樂評論應有助于音樂家把握優秀的傳統音樂文化與創新之間的關系。
很多人覺得樂評無意義,認為音樂是用來聽的,還要文字的解讀干嘛?這樣的思想,絕對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樂評當然有意義!樂評的意義,就在于文字的解讀和梳理。
你可以這么想,一切關于音樂的文字,實際上都是樂評,包括唱片封面、側標那些宣傳語、形容詞、定義等等,其實也是樂評。
假設一下,如果沒有這些名字,世界將會怎樣?
你在唱片店里就只能看著一張張的封面,靠猜?
你在線上也只能靠點擊試聽,才能知道音樂以什么形式表達。更重要的是,聽完這些東西,你完全無法概括你所聽到的東西。因為對于大部分樂迷來講,最終就只能用好聽、不好聽、舒服、討厭之類的情緒詞來概括。
而你現在知道什么是搖滾,什么是民謠,什么是爵士,什么是EDM,什么是說唱,雖然音樂是音樂人做出來的,但它們無一例外,是被樂評人“發明”詞匯,最終以定義歸類的方式,讓音樂的傳播可以更直接有效。
尤其是對于很多歌迷來講,他也需要通過音樂,來捕獲一些具象或干貨的東西。音樂是抽象的藝術,但有時候通過恰到好處的具象解讀,則能讓人更深刻的了解音樂。
好的樂評,更能夠通過完整的從技術、情緒上的解讀,來讓一張專輯變得更為透明。你別不相信,很多樂手、音樂人,雖然能玩出高難度的東西,但卻形容不出來自己所呈現的東西,甚至等到文字出來后,才發現這正是自己原來想要表達的東西。
合理的關系,樂評應該是音樂人的一種文字延伸。
當然,也有不好的樂評,確實無意義。比如完全不懂音樂技術,只知道從歌詞方面解讀,或者純粹以個人好惡,輔之以一些夸張的詞匯來評價專輯,這樣的樂評,只能說是賣弄文字。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音樂會推薦意見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音樂會推薦意見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