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老外推薦中國的音樂作品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老外推薦中國的音樂作品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向外國人介紹啊,這個的話就要多方面考慮了。
1、你要知道外國人不是我們這種土生土長的中國人,他們的邏輯思維和我們都不太一樣,就像我們學英語的時候老師給我們介紹的一些國外文化的時候,我們就會出現一些驚異的感覺,感覺和我們好不一樣啊。那么,同樣的,我們能理解的,他們就覺得好奇怪,而我們在介紹中國傳統音樂的時候呢,就要用一種通俗易懂的方式去介紹,最好要做到雙方都接受。有些人在向外國人介紹的時候要不就是說得不明不白,或者說自己能懂,但別人卻不懂,要不就是詞不達意,甚至曲解了本意,但無論是哪一種都是不可取的,我們傳播自己的文化,最重要的就是產生共鳴,雙方都要能接受,確保兩個人在同一個理解頻道上。
2、具體地說一下,要介紹的東西的話呢,就是,中國傳統音樂的歷史文化背景,創作者極其創作來源和意圖,還有音樂本身要展現的情感,甚至還有些基礎的音樂知識,這其實和欣賞中國古詩詞異曲同工,相差不離,基本上也就是學語文的時候的那些東西,只不過我們不能過于書面化,要盡量口語化,但是一些專業術語不可抹去,因為專業術語是既定的東西,一旦抹去,傳給外國人的就缺少了它原有的文化內涵,當外國人進行二次傳播時就會出現較大的偏差。于我們自己來說,顯得自己作為一個中國人卻不夠了解自身文化,形象略差;于外國人來說,他們的二次傳播也略顯掉份,就像你從國外得到的東西卻沒有價值甚至出現了明顯的錯誤,你在和自己朋友說的時候如果被知道的人指出,就會很尷尬了;于中國傳統音樂本身而言,也是傳播不足的。
該說的正經文化要說到位,要么就不要多言,因為不知道比知道了錯誤的更合適些。
介紹這些中國傳統音樂的文化背景,主要是為了外國人能盡量用中國人的思維去感受到中國傳統音樂的內涵,當然他們自身的思維可能也會和中國傳統文化擦出不一樣的火花,所以說我們只能說盡量讓他站在我們的思維去理解,而非完全。
3、最后的話,就是讓外國人親身靜心體會音律美了,在了解了中國傳統音樂的文化內涵和音律節奏之后,就是音樂必不可少的靜心感受了,靜靜地聆聽音樂帶來的思想情感,從內心上接受中國傳統音樂的美,親身體會的接受是最可靠的。
哈哈,謝邀,首先你得會英語吧。可以從古典音樂切入,比如先向他介紹我們古代的樂器,比如古箏,琵琶,二胡之類的,為他播放一些古典樂器彈奏的樂曲,帶他領略一番古典樂曲的魅力。如果還不夠的話就帶他去琴行,帶他觸摸那些樂器,請老師當場彈奏一曲,感受到了音樂的力量,我相信這樣別具匠心的演奏,一定會打動老外的心。
具體的沒有,因為東西方文化…等等的原因,個性興趣頭腦…都有些區別,而且每種語言都可以編寫成不同的曲調和意思。就比如美國,他們很開放,歌詞的意思也都是開放的詞語。你可以和你喜歡的跟國外的做比較。
這活我還真干過??,以前在美國讀書的時候就教過一幫同學唱中國歌。現在來中國留學的留學生多少會幾句中文,有點基礎,我那時候同學都一點也不懂??。
選歌的話肯定選旋律簡單,重復較多,歌詞也不復雜的歌啦,比如茉莉花之類,還特別具有中國特色。
至于怎么教,我的辦法是在正常的簡譜里把每個漢字歌詞表上英語音標,讓他們把這段話讀順溜了,同時告訴他們這首歌歌詞的大致意思,再加上旋律配合歌詞意思開始唱,效果不錯,雖然他們依舊不認識中文??。
當然我這只是針對英語母語的,其他國家的類似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老外推薦中國的音樂作品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老外推薦中國的音樂作品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