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音樂人生紀錄片推薦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音樂人生紀錄片推薦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真心推薦給熱愛電影的你們!!
《親愛的籃球》主演:科比.布萊恩特
根據科比·布萊恩特獻給籃球運動的告白詩歌信改編的動畫短片。也是獲得了奧斯卡的動畫短片。
這部動畫短片的分量就是沉甸甸的。每一幀畫面都承載著無限的回憶與感慨。
《親愛的籃球》源自科比在2015年11月31日發表的同名退役信,經歷了跟腱撕裂,膝蓋骨折,肩肌撕裂,連續三個賽季的大傷報銷。經過小半個賽季的蹣跚掙扎,黑曼巴還是寫下了這封信,宣布在賽季結束后退役。這封信的出現無疑是,成為一個時代落幕的標志!
動畫短片,是拍給孩子看的,這樣一部有誠意,有夢想,有感動的勵志短片,不管科比是否離世,我都愿意拿給我的孩子看,小朋友可以不知道科比是誰,但是他可以像片中的小男孩一樣,追逐自己的夢想,如果足夠努力,但愿也足夠幸運,也能打開自己的一片小小天空。永遠有一顆追夢赤子之心!
科比天堂里,仍有你親愛的籃球,還有和你一樣深愛籃球的Gigi.
這部電影推薦給深愛科比的我們。
1《極限喬丹》
影片講述的是喬丹在1998 年季后賽的傳奇故事,許多轉播中看不到的場邊境頭,展現了喬丹的不同側面,如果選一個人來代表一項運動,那代表籃球的只能是喬丹。
2《科比·布萊恩特的繆斯》
紀錄片記錄了科比的生活,靈感和遇到的挑戰;提供給觀眾一個全面的職業運動員,一個已經超越自身職業并成為了一個標志性人物的運動員。
3《姚明年》
影片以姚明的翻譯科林-潘的視角為切入點,記述了他在美國這幾年的生活。從克服語言障礙,到賽場上與大鯊魚奧尼爾一決雌雄。攝影機忠實的記錄了這些值得回憶的點點滴滴。
經典體育人物傳記紀錄片
個人推薦以下幾部:
1.《齊達內:21世紀的肖像Zidane, un portrait du 21e siècle》,豆瓣7.7
影片主要圍繞齊達內的日常比賽和一些訓練時候的生活細節展開的,通過他在2005年4月23日皇家馬德里主場迎戰比利亞雷亞爾的西甲聯賽的表現來給他這位足球巨星描畫了一副肖像畫。通過這部紀錄片,大家能欣賞到他在足球場上那猶如華爾茲的“舞步”。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有影片的配樂,雖然球場背景音很吵,但是和影片非常吻合。
2.《木雕家斯泰納的狂喜Die gro?e Ekstase des Bildschnitzers Steiner 》,豆瓣8.0
一部關于跳臺滑雪的記錄片,該片主角是曾兩次獲得了“跳臺滑雪”冠軍的史坦那,他不僅獲得了多個跳臺滑雪世界冠軍,還締造了很多空前絕后的滑雪記錄,但就是這樣一位滑雪界的天才,他的日常工作卻是一名木雕家。
3.《一代拳王When We Were Kings》,豆瓣 8.0
該片主要講述的是1974年的阿里在前扎伊爾首都金沙薩進行的史稱“叢林之戰”的比賽。在影片中,前四回合的比賽中阿里幾乎都沒怎么攻擊,也沒有發揮他一貫漂亮的“蝴蝶步”,絕大部分的時間他都是在馱在拳臺的一角,用防守和閃躲來消耗對手的體力。等到第五回合開始他進行了拍哦兩的回擊,等到第七回合的時候,對手已經被他攻擊的喪失了章法和準則。到最后一場的時候,體力依舊充沛的阿里一記快捷有力的右直勾拳打敗對手結束戰斗。
4.《鮑比·費舍對抗全世界Bobby Fischer Against the World 》,豆瓣8.1
本片是首部關于國際象棋大師鮑比·費舍的專題紀錄片,講述了這位傳奇大師傳奇而又悲劇的一生。從小時候的天才棋手到世界棋王和冷戰時期的偶像,再到他顛沛流離的流亡生涯,費舍傳奇且戲劇化的人生也為人們所津津樂道。他提議的國際象棋改良的規則(菲舍爾任意制象棋)和計時方式,改變了國際象棋的發展軌跡。本片利用大量珍貴史料片段,近距離采訪費舍眾多好友,聚焦這位20世紀最神秘、最具爭議的人物,揭示費舍為傳奇人生所付出的高昂代價,講述他大起大落的人生經歷。
5.《泰森Tyson 》,豆瓣8.2
主要講述了一代拳王泰森的私人生活和職業生涯,以及人到中年以后的悲喜人生,主要就是回顧了他傳奇經歷的一生。在這部紀錄片中,大家能夠看到他的多重人格:樂觀但粗野、稚氣卻殘暴、天真但又沉思、情感匱乏,每個生命角度都是極端的。影片中添加了一些八十年代精彩的早期錄像素材。
6.《科比工作進行時 Kobe Doin' Work 》,豆瓣 8.3
首先再次向科比致敬!這是紀錄片也算是對他的懷念吧,它記錄了NBA巨星科比在2008年NBA季后賽中的一天,讓我們全面了解這位巨星是如何生活、訓練的紀錄片。影片看點在于它可以讓真正懂球的球迷可以看到科比的許多比賽細節,比如在進攻時他如何指揮隊友跑戰術,防守時如何指揮隊形、如何鼓舞隊友士氣、如何給裁判施加壓力等,從各個細節描述了科比為什么能成為如此偉大的球員。
以上就是我推薦的幾部經典體育人物傳記紀錄片,如喜歡多交流。謝謝!
《絕殺慕尼黑》:蘇聯隊三秒絕殺美國隊,電影院里響起熱烈掌聲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人類總在歌頌那些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故事。這可能就是人類精神文明的精髓,是我們可以超越自己的證明。讓人們相信,在世界上存在一些更美好的東西,讓人可以仰望,支撐我們走過絕望。比起骯臟的政治,體育是純粹的美好。超越語言,超越種族,超越生命。《絕殺慕尼黑》這部電影就是對體育精神的完美詮釋。
冷戰期間,美蘇全面競爭,體育領域也成了重要戰場。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前,蘇聯籃球隊新上任的籃球教練加蘭達定下目標,打敗保持36年連勝紀錄的美國隊。一時間從輿論到體育局高層再到運動員都認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教練頂住壓力,挖掘新隊員,采用新訓練方法,克服重重阻礙,最終在決賽上戰勝美國隊,贏得奧運會冠軍。這是一部標準的體育勵志片,看簡介就知道結尾,仍沒想到如此又燃又感人,一波三折激動人心,到最后不止是拼技術和心理素質更是為報答教練救命的知遇之恩,“為祖國而戰”非但不矯情反而那么自然動人,獎金一幕淚目,俄式正經嚴肅臉的幽默感太逗了,自黑厲害,姓氏逼死解說員了啦,就時代背景而言其實可以拍的更有深度但完全可以理解
為了國家的榮譽,為了不服輸的籃球夢,這些為理想拼搏的熱血男兒讓影迷感受到籃球的“燃”。而每一場的勝利都來之不易,電影把視角放在教練身上,而不是放在某個明星球員是很重要的選擇,通過教練我們才了解到除了賽場,還有各個方面的壓力,比如主力隊員薩沙嚴重的腿傷,主力隊員面列蘇聯國家的政審,教練的兒子身患絕癥,經濟拮據壓力,幾乎斷送了蘇聯隊參賽的機會。電影中還交代了慕尼黑人質事件,讓蘇聯隊幾乎退賽的真實情況。
在和美國隊的決賽中,是退賽保住國家顏面,還是奮力拼搏,殺出一個機會。當時間只剩下三秒時,美國隊50分,蘇聯隊49分,在所有人都不抱有希望時,教練和球員仍保持希望,而絕殺奇跡就發生了。
當這個球進的時候,電影院里像比賽現場一樣,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影片中較高的歷史還原性,最后那爭議的3秒眾說紛紜,電影給出了自己的解釋,還原了當時戲劇性的場景。隊員薩沙和女友說:現在我懂了,活著一切有可能。難能可貴的是影片極大程度克制了黑美國的情緒,也將對方刻畫成了有血有肉的人物。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音樂人生紀錄片推薦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音樂人生紀錄片推薦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