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古典音樂的鋼琴譜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古典音樂的鋼琴譜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歷史上的古典音樂很多。但大家首先就想到的“十大古曲”。是的,十大古典音樂名曲在中國歷史上確實具有代表性。
那每一首曲名就有詩情畫意。比如“梅花三弄”,比如“夕陽簫鼓”等等。其實“夕陽簫鼓”就是后來的古箏名曲《春江花月夜》。曲目根據張若虛的詞中描繪的意境,通過古箏的演奏渲染的淋漓盡致。《春江花月夜》原為中國傳統琵琶曲,曲名《夕陽簫鼓》(又名《夕陽簫歌》,亦名《潯陽琵琶》《潯陽夜月》《潯陽曲》)。約在1925年,此曲首次被改編成民族管弦樂曲。解放后,又經多人整理改編,更臻完善,深為國內外聽眾珍愛。后春江花月夜也成了古箏名曲,A調。抑揚頓挫,柔柔似水,優雅優美非常好聽。
《春江花月夜》是中國古典音樂名曲中的名曲,是中國古典音樂經典中的經典。這是一首典雅優美的抒情樂曲,它宛如一幅山水畫卷,把春天靜謐的夜晚,月亮在東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蕩漾,花影在西岸輕輕搖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現在我們眼前。樂曲通過委婉質樸的旋律,流暢多變的節奏,巧妙細膩的配器,絲絲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繪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盡情贊頌江南水鄉的風姿異態。
話不多說,還是欣賞為妙!
這個問題過于籠統,首先我們要了解什么事古典音樂:
廣義的古典音樂是指西洋古典音樂,那些從西方中世紀開始至今的、在歐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創作的音樂,主要因其復雜多樣的創作技術和所能承載的厚重內涵而有別于通俗音樂和民間音樂。
狹義的古典音樂是指古典主義音樂,是1750-1820年這一段時間的歐洲主流音樂,又稱維也納古典樂派。此樂派三位最著名的作曲家是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
古典音樂又分古典主義時期、浪漫主義時期和印象主義時期,在浪漫主義時期葉出現了民族樂派。古典主義時期主要代表人物有莫扎特、海頓、貝多芬等;浪漫主義時期主要代表任務有羅西尼、威爾第、肖邦、李斯特等;印象主義時期主要以法國的德彪西、拉威爾和杜卡為代表;浪漫主義時期,也出現了一些以民族音樂語言進行創作的民族作曲家,如芬蘭的西貝柳斯,挪威的格里格,俄羅斯的五人強力集團等,都是民族樂派的偉大作曲家。
這些偉大作曲家的音樂作品實在是太多太多,可以在百度上搜索。
最后說一下中國的古典音樂,按古典音樂定義,不叫古典音樂,叫古曲,比如十大古曲高山流水(古琴曲)、廣陵散(古琴曲)、平沙落雁(古琴曲)、梅花三弄(古琴曲)、十面埋伏(琵琶曲)、夕陽簫鼓(琵琶曲)、漁樵問答(琴簫曲)、胡笳十八拍(古琴曲)、漢宮秋月(琵琶曲)、陽春白雪(琵琶曲)。
高山流水, 古琴,春秋
廣陵散, 古琴,魏晉
胡笳十八拍,琵琶,漢末
平沙落雁, 古琴,明代
十面埋伏, 琵琶,明代
梅花三弄, 笛子,晉代
夕陽簫鼓, 琵琶,清末
漁樵問答, 古琴
漢宮秋月, 琵琶,東漢
陽春白雪, 琵琶,春秋
高山流水, 古琴,春秋
廣陵散, 古琴,魏晉
胡笳十八拍,琵琶,漢末
平沙落雁, 古琴,明代
十面埋伏, 琵琶,明代
梅花三弄, 笛子,晉代
夕陽簫鼓, 琵琶,清末
漁樵問答, 古琴
漢宮秋月, 琵琶,東漢
陽春白雪, 琵琶,春秋
這種題目要怎么回答?如果說西方古典音樂,那數不過來。如果說我朝的,實際上能流傳至今的寥寥無幾。我國雖自詡五千年文明,但在音樂上,如早產兒,卻無奈先天不足。西方音樂的和弦對位賦格等等一系列音樂理論均沒有發展出來。戲臺上看著熱鬧,十幾種樂器演奏的居然是同一旋律。說到樂器,唯有古琴,有陽春白雪之感。其他如簫,笛,二胡,琵琶等,品格終是不高。更遑論二胡琵琶,還不是我國本土樂器。總之,我們可以大談歷史上什么四大發明,大談五千年文明,但是回到音樂歷史上,呵呵。還是安靜點好。我國音樂為何會如此呢?原因是復雜的。我們可以說春秋時祭祀時有音樂,何其宏大,比如編鐘。但是編鐘看是宏大,沒有共鳴箱,敲一下能傳多遠?而且,那種音樂是很雛形的音樂,頂多發幾個音就是了。春秋和魏晉的文人,彈古琴倒有情致,無奈品格過高,幾個人自嗨而已。嵇康一死,廣陵散從此絕矣!之后,儒家思想統治一切,音樂越來越下行,淪為底層人的把戲。當然,間或有所謂音樂家出現,那也是他不得已為之,他要能通過科舉考試,他才不會干這行呢。所以我不知道你問的問題是什么?如果是我國的音樂,現在流傳的那幾首是不是就是古代的樣子?我不知道,專家說是就是。你愿意聽就去聽。但是我個人建議你還是聽西方古典音樂,那真的不一樣。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古典音樂的鋼琴譜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古典音樂的鋼琴譜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