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提升學生音樂素養的活動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提升學生音樂素養的活動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我感覺到在學校中開展藝術課似乎有一定的難度。首先是學生家庭的原因。在農村家長一般都比較在乎主科的成績,而對于音樂之類的學科,他們是認為可有可無,就更別說會像城里的家長那樣,大投資地給小孩報這個那個的藝術班了。二則是由于學生的原因,他們是因為家長的不重視,所以也認為音樂科的學習并不重要。所以,如果我不想讓自己付出的勞動換來“竹籃打水”的后果,那就一定得想辦法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于是我通過努力地學習、了解,聽課和與相關同行、專家之間的相互交流,最終,采用了卡爾·奧爾夫的節奏教學法來引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奧爾夫同時強調節奏,并利用身體的各個部位去做聲勢。因為卡爾·奧爾夫認為:“音樂構成的第一要素是節奏,不是旋律。節奏可以脫離旋律而存在,旋律則不可能脫離節奏而存在。節奏是音樂的生命,是音樂生命力的源泉。”所以我覺得,奧爾夫先生的這一觀點非常地適合我們農村小學的學生,在本學期教學中我就本著卡爾·奧爾夫先生的這一觀點,把節奏作為音樂的第一要素對學生進行教學。
學藝術、學音樂可以提高個人氣質。那么如何提高個人音樂修養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搜集整理的提高個人音樂修養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如何提高個人音樂修養
(1)了解中外文學作品:練習者應多讀關于音樂史書籍,了解作品的時代以及特點 ,了解作曲家生平、背景。
(2)多看繪畫:提高鋼琴練習者的想象力。
(3)欣賞音樂作品:多聽音樂會、聽音帶,珍惜接觸音樂的每一次機會,讓練習者提高個人綜合素養,有利于提高作品演奏技巧,更好地表達音樂作品。
(4)提高手指練習的質量
對任何曲子來說,彈得快都不意味著彈得好。手指練習的主要目的就是訓練手指的獨立性,顆粒性和耐久性,彈的速度越快越不容易把這三個東西弄清楚。
放慢速度彈不僅方便我們的手指接受訓練,而且還方便我們處理一些細節。
1.保持音量一致。
以哈農第一條為例,先將速度放慢至40拍以下,以三種不用音量來彈,分別為弱,中,強,這樣可以很好的幫助你分清弱和強的感覺。此外,五根手指的音量要一致,這就要求手指之間要兼顧,發力相同。這個練習實際上就是訓練各指的均勻,使弱指盡快與強指看齊。
2.由慢及快,隨時放慢。
這個方法僅適用于手指練習,練習曲和樂曲我們要求彈奏的完整性,所以應當將速度放慢至可將曲子完整彈完的程度。
3.不宜過多的練習,選經典的來彈。
因為過多重復那些枯燥無味而意義不大的手指練習對提高鋼琴技巧沒有實際幫助。有些初學者認為在練琴的過程中,應過多練習,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這樣做對練習并無幫助。
此外,手指練習也不應當在開始練琴的時候就彈,而應當放在一首到兩首練習曲或樂曲之后彈,這樣做的好處在于避免日后對手指練習的依賴。
(5)提高學習樂曲的效率
1.分部練。
分部練習對于掌握曲子的大體走勢是大有好處的,也更方便我們反復的推敲曲子的內涵。更為主要的是,分部練習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作曲家的構思,從而和作曲家的思想相一致,這對于表達一首曲子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2.把難點拿出來練。
一首曲子里面多少分布著一些難點,我們就應該把這些難點單獨拿出來練,練的時候要加上這一難點部分與前后部分銜接的小節,以便能在解決難點的同時把前后部分連接起來,因為有些難的地方就是這些銜接的地方。還得針對自己的技術缺陷專門練習曲子中相應的段落,道理和練習曲的一樣。
3.多聽錄音。
多聽多借鑒才能博采眾長,最終形成自己的風格。
音樂素質是一個搞音樂藝術人對音樂藝術的綜合認識觀,是對音樂領域和音樂作品的正確體感。
音樂領域包括中外音樂發展的歷史,現狀和未來發展前景方面的知識。音樂作品的高度認識和正確理解,包括自身樂感,音樂知識和理論。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音樂學習的綜合素質呢?本人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學習。
一,認真學習了解中外音樂的發展史,深刻觀察音樂發展的內涵和動向,了解中外名家對音樂界的言論。
二,努力提高自己對音樂領域應有的藝術貢獻。
三,努力學習自己的音樂理論知識,練好基本功。
四,培養自己對音樂藝術的正確認識觀。
培養自身的藝術素質。
多聽,古今中外,各種風格。然后再逐漸增加音樂理論知識,進一步了解曲風的起源,以及作者通過作品所要表達的情感和含義,這是一個潛移默化,厚積薄發的過程。藝術是相通的,很多時候還要從其他的藝術形式吸取營養,比如:文學、繪畫...隨著閱歷的增長你會在眾多的音樂藝術里產生自己的愛好,并形成自己獨有的藝術素養!
我只是個業余愛好者 如果說法有不對 歡迎提出見解
首先音樂素養涵蓋的范圍很廣
聽眾方面,不打斷表演者,去尊重 欣賞表演者的音樂,表演結束給予掌聲,就是音樂素養的表現
表演者方面,專注認真,對樂器 對歌聲的完美掌控與表達,表演結束時的鞠躬致謝也是音樂素養的表現
若你想說,曲風 和弦之類的專業知識,說到底也是鑒賞能力,多聽,多看 就會了
謝謝邀請。
要提高自己的音樂素養,其實就是要求提高自己的音樂鑒賞能力。
那么提高音樂素養應該怎么做呢?
應該先聽一些世界名曲,個人推薦:約翰·施特勞斯、莫扎特、貝多芬、肖邦、柴可夫斯基、舒伯特這六位音樂大師的作品。
貝多芬推薦《命運交響曲》、《英雄》《田園交響曲》、《悲愴》、《月光》、以及熱情三大鋼琴奏鳴曲
莫扎特推薦《鄒費加羅的婚禮》、《唐璜》、《土耳其進行曲》
舒伯特推薦《鱒魚》、《小夜曲》、《魔王》
肖邦推薦《夜曲》,《軍隊》,《英雄波蘭舞曲》、《幻想即興曲》、《革命練習曲》
約翰施特勞斯《藍色多瑙河》、《蝙蝠序曲》
柴可夫斯基《胡桃夾子》、《天鵝舞》、《鋼琴第一協奏曲》
入門音樂就是不斷聽,反復的聽,沒有什么捷徑可走。
等到有一定感覺之后,然后根據作曲人的創作背景,創作意圖再去感受作曲家所表達出意境與之前自己獨立聽到的在比較其中的不同。
在進一步就需要學習一門樂器和樂理知識,因為這樣你才能進一步了解了音樂是怎么回事,音階的構成、和聲的走向等這些樂理知識,再去聽音樂的時候就會運用這些知識專業的去聽,更有可能分辨出音樂的質量。
音樂素養還是依賴藝術素養,最好還是多學習一些其它的藝術形式,書法,畫畫等等,藝術素養都是相輔相成的,其他素養的提高對音樂素養提高是有促進作用的。
最后,在現在這個浮躁的社會,想著提高音樂素養,是很值得佩服的,希望你能堅持。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提升學生音樂素養的活動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提升學生音樂素養的活動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