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關于宜昌的音樂活動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關于宜昌的音樂活動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我是武漢老鄒,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宜昌在湖北省的西南,位于長江中上游分界點上,有“三峽門戶”“川鄂咽喉”之稱。宜昌古稱“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清朝時改稱“宜昌”,取“宜于昌盛”之意。
宜昌歷史悠久,在宜昌境內的清江流域就有“長陽人”的活動。境內數十處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現,證明了七、八千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
宜昌曾經是楚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是歷史文化名人屈原、王昭君的故里,文化底蘊非常豐富。
宜昌國家級非物質遺產分別為:屈原傳說,王昭君傳說,都鎮灣故事,長江峽江號子,宜昌堂調,南曲,宜昌薅草鑼鼓、五峰土家族薅草鑼鼓、興山薅草鑼鼓、遠安嗚音,土家族打溜子、枝江民間吹打樂、土家族撒葉兒嗬、屈原故里端午習俗、下堡平民間故事、宜昌絲竹、長陽山歌、當陽關帝陵廟會等等。
1屈原傳說
2王昭君傳說
3都鎮灣故事
4長江峽江號子
5宜昌堂調
6南曲
7宜昌薅草鑼鼓
8五峰土家族薅草鑼鼓、
9興山薅草鑼鼓
10遠安嗚音,土家族打溜子
11枝江民間吹打樂
12土家族撒葉兒嗬
13屈原故里端午習俗
14下堡平民間故事
15宜昌絲竹
16長陽山歌
17當陽關帝陵廟會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關于宜昌的音樂活動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關于宜昌的音樂活動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