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爆笑脫口秀音樂推薦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爆笑脫口秀音樂推薦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很多人之所以覺得“脫口秀”必須好笑,可能是因為現在我們經常看到的綜藝節目吧,像現在最受歡迎的《脫口秀大會》和《吐槽大會》等節目,里面都是一些搞笑的段子。如果把它歸類為“脫口秀”的話,其實應該叫“娛樂脫口秀”比較恰當,節目的最終效果就是要引人發笑。
但其實“脫口秀”的最初產生可不是抱著讓人發笑的目的。“脫口秀”最早被定義為“通過對新聞或社會問題進行評論、表達觀點的一種形式”。
可以看得出,當時“脫口秀”還是很嚴肅的,而與電視接壤后,就形成了一種主持風格。討論的范圍也很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都被包含在內,參與的人也通常都是有一定相關學識或對特定問題有特殊經驗的人,即興溝通下自然會產生智慧的火花,機智跳躍、風趣幽默的主持風格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其實在中國,以“脫口秀”形式主持節目的,最早應該是《實話實說》,這個節目在當時還是很火的,也很另類,崔永元的學識和機智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雖然在節目上總是“擠兌人”,但分寸拿捏的很好,每期的話題也是很有深度和社會代表性的,總之算是一個相對嚴肅的談話類節目。
后來我們又看到了很多的脫口秀節目,《今晚八零后脫口秀》《金星脫口秀》《曉松奇談》等等,直到現在最火的《脫口秀大會》和《吐槽大會》……此類節目應接不暇,但涉及的范圍卻多以明星八卦和生活瑣事為主了,越來越娛樂了,但俗話說:存在即合理。可能這也是為了迎合大眾的需求吧。
如果題主問的是國內的脫口秀,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所謂的“脫口秀”還不如稱之為“綜藝秀”,找了一堆明星,普通話都說不標準、更別提要求讓他們字正腔圓、吐字清晰、一字一句地把稿子背完了。
而且國內脫口秀節目,不管是業余類脫口秀節目《吐槽大會》、《今夜80后脫口秀》、《脫口秀大會》,還是專業性的《金星秀》、早期的《壹周立波秀》,都無一不充斥著一種“背稿子”的感覺,相對來說,可能周立波和金星的標打“專業”的脫口秀會顯得聽著順耳、有邏輯些,而那些非專業性的幾個節目,讓一群明星上來背稿子,就顯得生硬了一點。
生硬之余,只能靠“笑點”來彌補。
但事實上,脫口秀是真的必須搞笑嗎?
下面這張圖片是我在外網百科上搜到的關于“脫口秀”這一詞的定義:
脫口秀,指一種觀眾聚集在一起討論主持人提出的話題的廣播和電視節目。一般脫口秀都有一列嘉賓席,通常由有學問的或者對那檔節目的特定問題有特殊經驗的人組成。
而在中國,這個名稱則變為了獨立喜劇、站立喜劇。
其實到這兒,這個問題已經很明白了,很明顯的是,這個詞匯到了中國,包括臺灣地區,“脫口秀”這個詞已經衍生成為與“喜劇”掛鉤的一類表演形式了,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就是其中一類分支,它會要求你在表演的稿子中加一些幽默的段子,以達到諷刺和調侃的目的。
表演形式大同小異,“脫口秀”會增加現場觀眾的代入感和參與感,所以在《金星秀》我們可以看到,這個舞臺不大,觀眾坐的跟主持人或者叫脫口秀的表演者距離很近,目的也在于此。
脫口秀不搞笑,就像一名優秀的中鋒但搶不到籃板一樣。網易公開課有一紀錄片叫《單口的藝術》,討論到單口演員是不是一定要搞笑?里面一個觀點我非常支持,“單口不讓觀眾發笑,就喪失了在舞臺上的功能。”
“中國式單口”要不要搞笑,要想弄明白需要搞清楚兩個問題。1.中國脫口秀為什么不搞笑?2.外國脫口秀為什么搞笑?
1.【中國不搞笑?】我覺得想通過脫口秀學到做人的道理不如去看CCTV12的法制節目,都是真人真事,情節緊張環環相扣,還有專業的法制點評,思想性比脫口秀高出好幾個檔次。有思想但不搞笑的脫口秀像一個四不像,搞笑不足,思想不夠。與其說追求思想,不如說是創作能力不足和審查制度下產生的結果。
單口喜劇是非常個人的東西,是基于寫手個人觀點、想象、性格而產出的觀點,高質量的段子是不斷的打磨修改的結果。像脫口秀大師喬治卡林,籌備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做一次專場演出。
中國的脫口秀大部分節目是周更,甚至有日更的節目,部分段子沒經過時間的試煉。同時,主持人講寫手的段子,在表達時,和作者創作時的心情不大不相同,表現力會有誤差。
每個脫口秀節目特喜歡講“新聞”段子,新聞類的段子往往容易聯系到社會矛盾等等,電視節目多次審查,觀眾最終能看見的都是“安全、綠色、積極向上的思想”段子,并非“尖銳、辛辣、創意十足”段子。
2.【外國為什么搞笑】美國的喜劇類型有很多種類,即興喜劇、默劇、音樂劇喜劇、單口喜劇,美國最出名的SNL(周六夜現場)是多種喜劇集大成的方式,內容形式非常豐富,是【大喜劇】的概念,即興里面的臺詞給單口提供素材,默劇里面的動作為單口提供充分的肢體表達,音樂填充節奏感。相互之間相輔相成。當把脫口秀當成“喜劇”來做,從更高多的維度擴展。
相對于中國常見的喜劇形式,二人轉,相聲,小品。目前二人轉風格觀眾接受程度最高,從09年開始,電視屏幕上的喜劇就是模仿“劉能、趙四、小沈陽、宋小寶”,都到2016年了,電視上依舊是這些形象,單一乏味。中國喜劇并目前并沒有【大喜劇】的概念,多元素,多維度,去創作。相聲是相聲,二人轉是二人轉,沒有融合。
相信中國未來的喜劇是以音樂、肢體動作、段子融為一體,以情景劇和電視節目的形勢傳播。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爆笑脫口秀音樂推薦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爆笑脫口秀音樂推薦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